电话

0531-89628200

地址

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4655号

硕导风采

The teachers troop
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师资队伍 >> 硕导风采 >> 正文

    中药学(中药制剂方向)专业硕士生导师

    发布日期:2022-03-15  点击量:【

    中药学(中药制剂方向)

    14E61

    马山,博士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副院长,爱尔兰国立大学(高威)公派访问学者。主要从事中药新药与中药炮制原理研究、中药经方及中药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。先后参与和主持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,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,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项,省部级课题2项,厅局级课题10余项;主编和参编《中药药剂学》、《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》、《制药工艺学》等教材和学术著作10余部;发表SCI、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;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,软件著作权3项。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,山东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,山东省中药协会监事。

    邮箱:mashan76@sina.com

    研究方向:

    01中药新药开发及中药制剂新技术新剂型研究

    02中药质量综合评价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


    54DA

    顾正位,硕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近五年,主持山东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,主持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1项,以主要人员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,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,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。任现职以来,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3篇,其中SCI2篇(第二位),核心期刊14篇,独立发表论文7篇;参编著作2部,参编教材3部。现任: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处重点学科办公室主任;兼任世中联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,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产业化分会第三届委员,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委员,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药制剂研发专业委员会委员,山东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研产业化分会第一届委员。

    邮箱:zhengweigudada@126.com

    研究方向:

    01 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


    7D9CF

    盛华刚,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北京大学访问学者,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访问学者。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研究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召集人。近年主持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、山东省高等学校中医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研发项目、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各1项,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2项。以主要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、省级课题4项;发表论文100余篇,其中以第一/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,发表SCI论文7篇。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、软件著作权5项。获2021年度山东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(第二位)一项。兼任世界中联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,世界中联中药(天然药物)发酵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,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委员,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医疗机构制剂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。主编 “十三五”规划教材教辅用书一部,参编教材四部。

    邮箱:shenghuagang@163.com

    研究方向:

    01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


    4069

    陈新梅,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,药剂教研室主任。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;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、主持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项、主持山东省高校中医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课题1项、主持山东省《2012中药炮制规范》课题1项。教育研究方向为“药学高等人才的培养”。承担我校“卓越制药工程师试点班”负责人、主持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,获得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。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120余篇、获软件著作权2项,参编著作3部。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的《药剂学》、《药剂学实验》、《物理药剂学》、《中药药剂学》等十二五、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。首批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成员,山东中医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,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培训讲师。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委员、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委员、中国药学会会员、中联中药(天然药物)发酵分会常务理事、世中联中医药抗病毒分会理事、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教学应用与管理学组委员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理事、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审稿专家、New England Complex Fluid Group(Boston,USA)成员。

    邮箱:xinmeichen@126.com

    研究方向:

    01 中药新制剂与制药新技术研究


    5EBD5

    张华,医学博士,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,两家国家核心期刊杂志的编委及审稿人,六个专业学会的常务委员。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剂型与制药新技术的研究。多年从事中药胃肠道滞留制剂、外用制剂、透皮给药系统、粘膜给药系统、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,对中药前处理技术、中药新药处方优选、制剂技术、质量控制技术及制剂的药效学验证有丰富的研究经验,专注于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及制药新技术的应用,注重传统中医药技术的继承与发扬。参编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《中药药剂学》四部、大型海洋药物专著《中华海洋本草》一部,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三项、厅局级课题十几项,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SCI 四篇、国家级核心二十余篇、科技核心四十余篇,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四项,省部级科研奖励一次、厅局级科研奖励六次。8年来已经培养并顺利毕业硕士研究生18人。

    邮箱:zhongyiyao77@126.com

    研究方向:

    01中药新剂型与制药新技术的研究


    3E2E

    孙萍,硕士,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主要主持或参与完成项目: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,山东省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项目,科技部“重大新药创制”科技重大专项课题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山东省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项目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项目,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,  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,山东省“十一五”中医药科技攻关项目,山东省科技厅计划项目,获得山东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、三等奖,取得发明专利二项。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。出版著作3部。

    邮箱tsunping@163.com

    研究方向:

    01中药制剂新剂型

    02新技术及靶向制剂


    126DF

    刘善新,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制剂研究所所长,山东省经典名方开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,研究员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从事中药科研工作,研究领域主要是中药新制剂、新剂型等。现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审评专家,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老师,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,世界中联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,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委员,山东省药学会理事,山东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常务委员等。取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、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、山东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获奖科研成果17项,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(人才奖)贰等奖1项;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、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;取得发明专利10项;主持、参加中药新药研究11项、获得第一负责人的中药新药证书1项、取得保健食品文号2项、山东省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生产批件多项。为多家企业及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。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,参编著作3部。2013、2014、2019、2020年度被本单位评为科研标兵。

    联系方式: 13205408906;0531-82949813;

    邮箱:liushanxin66@163.com

    研究方向:

    01中药新药开发

    02古代经典名方的开发及物质基础、作用机理、代谢等研究。


    C630

    朱日然,副主任药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主持参与厅局级课题7项,发表论文30余篇,获得专利3项,出版著作6部。世界中联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,山东药理学会制药与药检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,山东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研产业化分会委员,山东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,山东省医学会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分会委员,山东省药学会制剂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青年委员。

    邮箱:zhuriran@163.com

    研究方向:

    01中药活性成分与质量控制研究;

    02临床药学研究


    148CF

    李启艳,医学博士,主任中药师,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保化室主任,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原料质量控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,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。目前,主要从事中药、保健食品、化妆品产品研发及质量控制工作,尤其在中药新制剂开发、化妆品新产品研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。近几年,主持承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课题2项、国家药监局科学监管项目“化妆品安全性评价”课题1项、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化妆品植物原料课题1项、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,参与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;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,获发明专利7项、实用新型专利10项。近五年获得奖励包括: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、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国家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、山东省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2项。

    邮箱:15253118118@163.com

    研究方向:

    01中药制剂开发与质量控制研究